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,投資也可以自己決定嗎? 沒錯,無論年輕想累積財富?成年時規劃買房、子女教育金?老了期待安穩退休?無論您在人生什麼階段,有什麼投資需求,都可以善用投資組合,幫自己更快達到投資目標。現在,只要依投資目的、可承受風險與期待報酬,評估股債比例後,選擇適合的投資組合,就可配置出自己想要的人生!
ETF策略配置三大指南,指引您快速航向投資目標 無論您是哪一種類型的投資人,即便是剛入門或沒時間都能克服,因為ETF種類多,標的涵蓋廣泛,讓您隨時隨地都可以輕鬆布局分散風險,快速擁有一個專屬自己配置的投資組合。
◆指南1:自主型 - 自行調配市場比例 有經驗的投資人可依據自身風險承受及景氣狀況,更進一步決定各成熟國家、新興市場與各種債券市場的投資比例,也可加碼於看好的產業追求報酬或配置於高收益標的增加固定收益,讓配置策略更貼近自身需求,打造與眾不同的投資組合。 - 隨景氣循環調整配置 -市場升溫時增加股票型資產,降溫時增加債券型資產 股票/債券 比例
◆指南2:簡單型 - 全球股票ETF+全球債券ETF 配置組合 一般投資人則可利用全球型ETF進行配置,該類型ETF顧名思義直接連結全球股市或全球債市的市場指數,舉例而言,投資人可選擇追蹤全球世界指數的ETF,再搭配追蹤全球債券指數的ETF,只要布局少數幾檔即可完成理想中的股債策略配置。
◆指南3:套餐型 - All in One 配置標的 對於較沒時間或毫無經驗的投資人,可參考目前市場上以資產配置為主題的ETF投資標的,直接選擇合適標的即可達到配置效果,投資人只需依個人的風險承受度選擇標的,簡單又輕鬆。 - 資產配置綜合型ETF - (以上配置組合比例僅供舉例參考)
為什麼要策略配置? 策略配置可分散風險,幫您投資穩健走的更長遠 大家都知道,如將所有資金投資在單一資產,就像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中。遇市場表現不佳,投資人很有可能承受巨大損失風險;反之,如市場表現較佳時,也有可能因該資產的表現相對弱勢,而錯失賺取更大報酬的機會。 此時,若用ETF去做資產配置,便能善用其本身連結多元市場的特性輕鬆完成。幫助投資人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與最大跌幅,同時更有機會能獲得較佳的報酬。 【範例說明】 投資本屬長線規劃,從圖例1.、圖例2.可以發現,投資人如運用股債平衡的策略配置方式,則有機會在市場不好時規避大幅度損失,同時在市場好時以較小的風險下獲取還不錯的報酬。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權衡,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配置方式,如此更可走得更穩健更長遠。
如何開始策略配置? 依據風險承受與預期報酬,建立適合且有效的配置策略 市場上,有各類型ETF供選擇,投資人要如何決定何種配置呢?其實很簡單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運用股、債ETF兼具的組合,因為股、債兩項資產彼此相關性較低,能直接分散市場影響的風險,但即使是相同的股票與債券ETF配置組合,如調整投資組合中的比例,結果也將大不同,故投資人須以自身的需求與狀態進行調整。 不知道怎麼開始的話,投資人可以利用「風險承受度」做為基本參考依據。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,可持有較高的股票的比例,來取得較高報酬的機會;反之,若為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投資人,則可增加持有債券的部位,賺取較穩定固定收益的機會。 從圖例3.我們可以發現,積極配置的組合(股/債:8/2為例)在經歷2016年市場不佳時,當時有較深的跌幅,整體走勢的波動性也較大,但在2017年市場佳時,就比保守配置組合(股/債:2/8為例)表現較好。故在投資過程中,投資人應審慎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程度,透過調整組合中股債的比例,找到理想的配置組合。